听钟声开弥撒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听觉

以前什么时候开弥撒,我们是不会提前知道的,因为不会有固定的时间,完全取决于神父的空闲时间。敲钟一共会有3次,每次听到钟声间隔时间约10分钟。我种田的时候听到第一声钟声,就知道要开弥撒了。所以我会马上绑好牛,在田边洗干净身上的泥土,整理下自己的仪容仪表。当第二声钟声响起,代表时间已经十分紧迫了。那时即使大家衣袖与裤脚都湿哒哒的,没有穿鞋,经过自家门口都没时间换衣服,也要赶在第三声钟声前去圣堂望弥撒。因为其实最重要的是你的心,神父是不会介意你的裤子是否滴水的。还有以前神父开弥撒,我们会念玫瑰或者天主经。神父会背对教友,但是到了某个时刻,我们都会知道什么时候要停止念经。

——

又种又玩又唱歌

主题:
生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听觉

我们以前有玩(唱)首歌,叫「啊食仔」。那个时候会和同学们去捉鱼,还有游泳。有时还可以打蠔,捡蠔仔啊,什么都可以捡。还有就是种菜,大部分都会拿去西贡卖。那些西贡人很多都会买鱼来我们村,因为他们那边的田地是沙地来的,种不出什么菜。所以我们种的那些番薯、萝卜呀,全部都拿出去卖了。以前是用大肥(比较天然的方式)来种,所以会好吃点。

——
书云叔

上山下海,受大自然馈赠的乡村美食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味觉、触觉

因为是小班教学,所以我们上学的时候班级规模也挺小的。一到六班六个年级,一行就是一个年级,已经全部都在一个教室里面。当老师教这个班,我们就会在隔壁做功课,因为放学之后我们是没有功课的,所以就可以去玩耍啦。好像「小猴子」一样上山下海,下海可以去捉鱼虾,我们也会大家一起挖别人种的红薯煨来吃。还可以去捉鱼虾蟹,因为肚子饿呀。我们会用奶粉罐,然后拣些石头,把捉来的鱼虾蟹放在奶粉罐再加水来煮着吃。

——

神父在村的生活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视觉

我们如果谁有空,谁就会帮神父/修女担水。雖然神父本身是不会担水的,但是他有一个助手。我们亦不会特别有安排,如果看到神父/修女没有水了,就会主动帮他们担水。煮东西吃多数是大人负责,神父他们都很好人,你煮什么他们就会吃什么,并不会嫌弃。

——

「下海」「咸塘」好好玩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触觉、视觉

「下海」的意思是指海里面的活动,例如拣螺或者打蠔仔。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其实是「咸塘」,那里就是如今晒盐的地方。我们会捉小鱼仔给鸭子吃,因为吃了鱼仔的鸭子长得更快,毛发锃亮。所以我们成天提着个篮子去抓鱼仔。

说到在泥地里面捡鱼,其实也是民间智慧来的。因为那些鱼跑得很快,你一进入泥里面,它们马上「咻」一声就逃走了。你要怎么抓呢?首先你要不断的踩那些泥(位置就位于如今盐场的附近),你要把那些泥全部踩烂踩软,然后把泥和水全部一堆推到肩膀上。那些鱼(混合在泥土里)就会跳来跳去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一条条捡了。然后再多做一次,把泥土都推在一起,然后又继续踩踩踩。每次捉鱼你有可能弄到全身都脏,如果一不小心还会整个人滑到泥土里。

——

「线面」、「哭嫁」——不「老土」的乡村智慧和文化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触觉、视觉、听觉

我妈妈讲的东西我是没有学到的,真的是浪费了。好像织花带,我妈妈可以织得很漂亮的。但是我并没有学到。还有就是用线来线面(做法俗称「绞面」,就好像在美容院做美容一样,可以让皮肤更为白净),我觉得也挺好玩,但是我也没有学。我妈妈都是自己做这些事情,因为小时候我觉得妈妈做的东西很老土,所以并没有想学。就好像耕田一样,什么东边闪、西边不懂哪里又下雨(看天识天气),很顺口的,但是我也没有学。现在再回头看看,觉得她们做的东西很有智慧,可惜了我当时都没想到去学一下。

还有,以前嫁女儿是要哭的(哭嫁),要哭几天几夜,哭过然后休息一个晚上又继续哭。每个人哭和哭的内容都不一样,大部分是女人负责哭,内容基本是说男家不好这样。

——

令人乐不思蜀的玩伴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味觉、触觉

我回到盐田梓村,最喜欢做外面做不到的事,例如捉金丝猫(炮虎,红孩儿都是金丝猫的一种),还有和小朋友一起玩。有一位我不知道你是否认识,不知道他是否还健在。他叫陈锡雄,是福来的二儿子。他们就住在我隔壁,差了没几间屋子,他比我小一点点,一回去就喜欢跟着我。其实我也不知道是谁跟着谁,我跟他,他也跟我。他带着我们到处去,教我们如何捉金丝猫(或哪里可以找到)、摘山桔、摘石龙子吃(是一种野生的可以吃的果实),去周围玩耍。他的捉蟹技术十分精湛,只要放只脚下去,就能感觉到那些蟹存在的位置。水干的时候沙滩又会有蚬爬,会有一些鲎(horseshoe crab),称为马蹄蟹,很有趣的。当时的田十分漂亮,因为当时有人种禾,禾田就像油菜花一般一大片青绿。我小时候已经没有人造盐了,盐场那块我们会称为咸塘。我们会赤脚下到咸塘的泥里,用手可以摸到周围有很多基围虾。有机会还可以见到好大只青蟹,如果摸到基围虾(我们)就会拿来吃或者拿来做鱼饵。

——
少华叔

忆当年-澄波学校的学生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味觉

我印象中除了村民,还有一些船民子弟来读书。当时在盐田梓附近的船民是很穷的,真的穷到不得了。他们一家人全部住在一个小木船上,每个船上也有臼盅,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那是用瓷做的,有一个有盖的瓷罐盖住,用甜醋浸着鹅卵石。当打风没有东西吃时,就会用鹅卵石当菜去吃一吃(舔一舔)送饭,穷成这样,是很惨的。所以当见到他/她们在村里的时候,我们也会送点饭菜给他/她们吃。想一想当时只是谋生已经那么艰难,那万一遇到风浪要怎么办呢?

——

圣若瑟日巡游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触觉

圣若瑟堂(主保瞻礼)那天就是大节日,村落就会有游行。会从码头开始,一路走上来到圣堂。(其他村民补充):「不会直接走上来到圣堂,神父会带全村人去绕村子一圈,包括坟场。他们会洒点圣水到坟墓上,每一个坟墓都会洒点水上去。还有这些坟场(坟墓)和平常是不同的,每一个都像独立屋一样」。

——

神父的玻璃糖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味觉

我前期印象最深刻的,以及当时在这里时间最长的是范慕琦神父(Rev. FAMIGLIETTI, Giuseppe PIME)。如果我们去到圣堂见到他在干活儿,就会一窝蜂围上去,然后说:神父我想吃糖(玻璃糖)。当时神父会用煎锅,然后用水混合一种粉末搅匀,之后他将混合好的水放在煎锅里面烧开。等待它完全冷却之后,就会慢慢凝结成一大块糖。接着神父用力一敲,就会变成一块块好像玻璃形状的糖啦。我们这帮小孩就会互相分着来吃,其实我自己也不懂为什么会对这个印象较深刻。

——

跟住神父有「着数」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味觉

我最喜欢神父来村里面了,为什么?因为一定有东西吃。他一来,我第一件事就是跟着他。神父来到村里会先去探望病人,那我们一帮小孩子就会跟着他,等他探访病人结束后就会给我们派糖吃。因为我们贪吃呀,当时家里零食又比较少。神父给我们派的糖很好吃,可能都买不到那么好吃的糖了。有时他也会派些饼干给我们,例如牛奶饼或者麦皮饼,全部都很好吃。因为以前可以吃的比较少,所以会觉得味道很好。

——

圣堂的婚礼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

我们会在圣堂结婚,但是因为穷没有婚纱穿,只能穿普通的衣服。大概在六十年前,男女双方要都是天主教徒才可以在教堂举行仪式,但是现在只需要男女双方其中一个是天主教徒就可以啦。还有就是我们的仪式是一样的,会遵守西方的方式。其实我也不懂(不记得)叫什么式啦,总之要有神父来宣誓的。

——

为什么女孩子都争做「乖乖女」?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我们都很乖的,为什么?因为如果我们乖,就可以被选中做天神仔。你看这张照片,有些撒花的,那些花都是我们自己摘的,还有花冠的花也是自己的。其他的像白色的漂亮裙子、白色头纱就是修女做的。当时因为被选做天神仔可以化妆,弄得很漂亮,哗,真的会(被人)羨慕的。

——

圣堂响钟不见了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听觉、视觉

我们的人信了耶稣,信了天主教,就会调试到这个钟(之前位于圣堂外)让它可以打得很响,出去到西贡差不多一半的路时已经可以听到了。日本人那个時期,圣堂是有四五个镜架的,后面全部都被日本人偷走了。他们拆了那个钟,大钟楼。后面被我老爸知道了,那我老爸就去把它拿回来,因为我老爸是教书的会说日本话,所以就全部拿回来了。但是有一次这个钟真的被人偷走了,是被来旅行的人偷走的。那个人找了个东西把钟背了就走了,因为钟不是很大。那个钟真的很响的,我也不懂那是什么钟。

——
书云叔

虔诚的村中妇女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听觉

有一样颇特别的是客家人去做弥撒的时候会唸唱圣经,唸唱圣经时她们有一套特别的方法,很像唱歌。好像我们以前唸圣母经,她们就会很像唱歌般唱出来。我觉得超过50岁的女士们都会唱的,所以这是很特别的。或许,只是我们盐田梓村独有,因为我们那里有个天主的教堂,所以是很特别的。大部分女士们会每天晚上去教堂去唸经,所以都是很虔诚的教徒。

——
少华叔

客家村的祈祷生活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

即使没有神父,我们也会每个礼拜去圣堂祈祷3次,分别是早上、下午以及晚上(因为以前礼拜日是不需要工作的,是休息日)。但是如果那天恰好遇到收割,或者下雨天,有紧急事情,那礼拜日我们就不会去圣堂啦,而是去收割稻谷。因为如果晚一天收,稻谷全部淋湿了就浪费了。

其实我自己对这个村是有个疑惑的,我出生以来其实都没有听说过我们这里有烧香的祠堂,也不懂在哪里有祠堂,我只是听说过有圣堂而已。

——

神父「整」蛋糕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味觉、视觉、触觉、嗅觉

在我读书的时候,神父是每个礼拜都会来村里的。而我在小的时候,也见过在这里住的神父,他们大概会在村里住1-2天就离开村子了。在我的印象中,神父对我们都很好,还会做蛋糕请我们吃。蛋糕有点类似国外的圣诞蛋糕那样,大概六七寸大小。我记得那个蛋糕有果皮、提子或者其他水果,再加上牛油,味道非常香。因为神父每次都请我们吃这种蛋糕,所以在我儿时的印象中就会记得这个味道。神父会负责派发蛋糕,我们全部小孩子都有得吃。有些时候,他也会派一些有十字架的链子和圣帽给我们。

——

客家嫁娶文化之宴请习俗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味觉、触觉、视觉

如果要娶老婆,村民们3天前就会一起准备。他们会在户外的空地用石头做2-3个灶台(取决于有多少人)。男人一般会有几个做厨,女人就负责打下手:比如切洗东西、或者斩鸡等准备功夫。如果要吃冬菇的话,女人就要提前一晚拿去水井里泡着。吃席的位置不一定在主家门口,而是分散到其他不同的地方,因为每个人家里的门口前都会有块空地(所以在自家门口前都可摆席)。比如说:在巷仔、老屋、新屋或者石洲仔等都有。虽然都是些乡下食物,不会有太贵的东西。但是因为心情不一样,所以吃起来味道也都还不错。

——

盐田梓村日常生活习惯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

晚上因为没有电,如果我们回去,就会有人打气灯,就会亮一点,否则平时都只是点火水灯。而且村里面的人很早就会睡觉,是一个很典型的农村。因为他/她们起床起得早,去干农活。村民通常会吃两餐:先是早饭,吃完之后到下午四五时就吃第二顿饭;到晚上七八点,天黑了就睡觉了。如果恰巧遇到神父在村里,村中的长老们就都会来我家里聊天。

——
少华叔

客家结婚风俗习惯与鸡泡鱼汤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客家饭菜比较普通,平时有什么就吃什么,最多有时宰一只鸡。毕竟当时吃鸡已经是很隆重的事情,是过时过节才会有,还有猪肉汤也是很珍贵的。有什么大喜日子:通常客家,如果有人娶媳妇,就会请全村人吃好几天,也就是请人喝酒。猪是自己宰的,一般在早上四五点钟就会去宰掉。接着村民会用黄泥造个大灶,但不能用英泥做,因为英泥受热之后会爆裂。厨师都是村中的男人做,早上就杀猪,女性就负责切、洗东西。我最记得的是吃鸡泡鱼,鸡泡鱼煮萝卜。味道就不太记得了,只记得鸡泡鱼煮萝卜是很特别的。

——
少华叔

客家嫁娶文化之回娘家的厚礼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味觉、视觉、触觉

在客家风俗中,娶媳妇要做的事情比嫁女儿要做的事情多。因为嫁女儿给其他人没有那么开心啊,毕竟少了劳动力。通常大人在宴席中都会叫小孩子洗碗,做些打杂的事情。在我们这条村子里,哪个人娶老婆或者嫁女儿,都是全村人一起做的。我们自己搬桌椅去就开始做事情了。过年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带糖、豬肉缽、年糕回去做礼物。糖的话,多数是一条条的,可能是冰糖也可能是黄糖。有些人还会买清补凉一起,送去给人煲糖水;或者给人用来做菜放糖加点甜味。有时候做糕点也会放糖,例如茶果或者米通之类的。

——

丧事习俗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视觉

有些习俗是现在没有的。例如村里面有老人过世,我们不会去医院。我们会将老人放在一张竹席上,摆在大厅,要摆几个晚上(大概兩至三个)。接着村里会安排男人守夜,防止动物骚扰灵体。白天,邬老师就会带着我们(大概八至十人)去圣堂拿3个有蜡烛的烛台,摆在亡者头的方向。接着我们会点燃蜡烛,邬老师就带我们开始祈祷,一直到他下葬。大概兩至三天之后,年长的人会帮亡者清理干净身体,接着年轻的人就会将亡者摆进棺材,接着就抬去下葬了。整个过程不会像现在那么繁琐,而是全村的人一起帮忙。这个是乡土情怀,是很值得我们怀念的。这样的乡村习俗,会让年轻人学会什么是尊重(意义会很深刻),如果你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将会一生受益。

——

面粉炸出来的美食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味觉、视觉

我要说的这个是下雨天才会有,平时没有的,那就是炸面粉吃。有些小孩子喜欢炸东西吃,因为可以在家里弄,不需要出去。炸面粉,有点类似于蛋散(粤式传统小吃)。炸面粉其实不需要整造型,直接一块块煎就行了。但是我觉得做造型会好看,所以我会在面粉上戳个洞,然后穿过去又穿过来,做得好像蝴蝶结一样。炸面粉的味道有咸也有甜,你可以自己调味。我们喜欢做什么造型和味道都会自己吃掉,就算做得不好看,我们都自己吃掉。

——

农田筑路工作营(1964)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味觉、触觉、视觉

在六十年代,当时好多间大学的学生(大概维持了兩个暑假)被派遣来到我们盐田梓村帮我们修路,那个时候大概有几十人(第一部分大概二十至三十人)。他们负责修整之前坑坑洼洼的道路,有不同的人轮流做不同的任务,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做够一整个暑假的。我跟他们的关系很好,有的同学快要回去之前还会因为不舍得而伤心难过。除此之外,我们村民也会煮一些花生和番薯给他/她们吃,他/她们工作那段时间都是住在盐田梓的澄波学校里面。说住,其实也只是简单的将书桌拼起来当床睡而已。

——

小心被蛇咬!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

我在捉金丝猫的时候看见过有手臂粗的大蚺蛇,我见到的时候其实很害怕的,小朋友看见转身就走了,所以大条的蚺蛇并没有人捉。当然毒蛇也会有,如眼镜蛇会从洗澡间的排水道爬进去。所以当你晚上去洗手间的时候,里面黑漆漆的,如果听到「嘶嘶」声就要立刻走出来,以防被蛇咬着。

——
少华叔

消失的萤火虫与「輋地」 的乡村生活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妈妈是耕田的。那时候耕田不知道为什么可以看到好多萤火虫,但是不耕田的时候就没有了。以前在盐田周围一片过去都是禾田,我记得我们由上往下看过去一片都是萤火虫,但是现在没有了。禾田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田地,但是种菜的地方我们会叫做「輋」,「輋地」指的就是我们种菜的地方。我们种菜收成还是挺好的,自己也吃不了多少。有时候隔壁邻居没有我们种的菜还会跑过来先割了我们的再和我们说,现在想想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

冻冰冰的盐田大蟒蛇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触觉、视觉

我看见大蟒蛇的地方就在盐田隔附近,我们小时候喜欢在那里捉迷藏。因为那里的草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比较合适我们躲藏。有次我看到一条大蛇,像个饼一样卷起来。我还记得当时我站在草堆中,突然感到一阵凉气。然后我转头一看,怎么会有一坨像牛屎一样的东西在那里。我转过身再转念一想,不对啊,这坨牛屎也太大了。于是我又忍不住回头仔细查看,哎呀,原来是条蟒蛇。因为它吃了鸡蛋、鸡仔还有老鼠这些东西,太撑了没法动弹,于是就在那里卷成一个大饼一样休息。我吓得马上就大叫救命,然后我的叔叔伯伯就拿叉鱼用的叉子去叉那条蛇,叉死之后用热水煮熟来餵猪了。

——

清明跟住孩子 「打山头」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味觉

我们这帮小孩子在清明的时候,如果在村里看见对面滘西洲(三门仔)有人来扫墓,就会由玉带桥走过去滘西洲(三门仔)那边,去「打山头」(客家话叫:打吊望)。「打山头」指的是向前来祭拜的人讨钱或者索取食物。当做清明的人来扫墓,他们都会携带很多食物,例如橙子、烧肉等。他们扫墓完一般都会有剩余的东西,我们就会等他们扫墓完之后给我们吃,(他们)或者会给点钱我们去买吃的东西,因为我们小时候都没有什么东西吃的。其实水上人(有些人)还挺喜欢人多来「打」山头的,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旺的一种表现,所以也会很开心。但是一般要等的时间也比较长,可能都要半个小时以上。

——

保叔士多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视觉

"保叔士多"也是回忆来的,它就位于澄波学校的隔壁,一般会卖汽水或者波子糖等。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卖一种叫“潜野”的东西。“潜野”类似于刮刮乐,在一张卡片上有很多格子,你撕开每张格仔纸,就会有机会兑换到不同的奖品。还有村民表示:“其实潜野现在在杂货铺都有啦,只不过潜的方式不同而已。你喜欢什么号码, 就潜什么号码。有头奖、二等、三等奖这样”。其实就像你吃完雪条剩下的雪条棍,或者一些汽水的盖子有赠饮,很多时候你都可以拿着它们去兑换奖品。当时这些玩乐的东西都不会很贵,大概也是一、两角这样。

——

客家小孩的游戏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我们小时候除了上课还会玩不同的游戏,例如说自己画的「跳飞机」。就是在地板上画出飞机样子的格子,然后每个格子中间都有一个号码。还有「跳大绳」或者「跳橡皮筋」。女孩子玩得比较多的是「玩抓子」,玩抓子是有几个(大概七个)豆袋在手上,然后抛一个上去立马去接另外一个,所以你需要不断抛不断接。男孩子的话有时候会在操场那边玩「打波子」,有些男孩子也会去踢足球。

——

数学老师「章亚男」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

以前的老师真的会尽心尽力教你,但是你淘气也是真的打你。我为什么喜欢这个老师呢,因为她教数学真的很厉害。她一解释给我们听,我们马上就明白了。所以我们这一届的学生,说届其实也就几个人,六年级考会考全部都合格了。她的名字叫「章亚男」,是女孩子来的。她教数学真的很厉害,我们个个都可以及格,所以我印象会比较深刻。

——

盐田梓有两个足球场?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我们盐田梓村其实有2个足球场。

第一个就是在坟场对着的地方,:「在坟前面有一块种了草的平地,在树丛那处,原本是球场来的。在夏天时,这是我们整条村庄的青年人或者是男士踢足球的地方,通常都是在傍晚的时候。那里就成为了我们康乐园。」——陈子良校长*

那另外一个足球场位于圣若瑟小堂下面,澄波学校旁边种菜的位置,但那个是专门给学校里面的人玩的。我们当时的体育课,我记得就是在那个足球场拔草、拣下石头或者比赛跑步。其实这个足球场最大的用途就是用来拔草、捡石子和清理。

* 摘錄自:夏其龍(:2010)。《天主作客鹽田仔—香港西貢鹽田仔百年史蹟》。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叢書—史料及工具系列4(初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

——

竹仔虫与蜂蛹 :高蛋白的人间美味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味觉、视觉、触觉

我现在要说的这个东西,可能你们都没有听过。但是可以在盐田梓的时候仔细观察,说不定可以见到。以前有油柑子的树,其中一节树枝原本是直的,但是突然就变弯了,好像肿起来一样,那是代表里面有虫。那条蠕动的虫子真的很可怕,但是有些我们村里的男孩子竟然有胆量去吃。我因为要面子,也跟着他们一起一口吞下去。不懂是不是吃得多的关系,蛋白质丰富,我的身体也挺好的。

还有一样东西,就是黄蜂的蜂巢。黄蜂的巢有一粒粒的窟窿,里面有很多蜂蛹,我们也是会拿来直接吃的,原因是不吃没面子啊。但是我的妹妹比我还要夸张,她說她吃进去的时候甚至还可以感觉这个蜂蛹在舌头上蠕动。和我不同,我都不敢咀嚼就直接吞进去了,因为我真的怕啊。

——

噼啪桶、遮骨叉鱼、荷兰水储水盖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触觉、听觉、视觉

有种我们小时候玩的玩具叫做噼啪桶,它的原理就是用两根竹枝,一根粗点,另外一根细点(有点像我们吃的幼虫那么细)。我们会把细点的竹枝穿入粗竹枝上面的洞,再加上噼啪仔做成的子弹,用细的竹枝一推,啪一声就可以把子弹射出来,我们就称之为噼啪桶。现在做子弹的噼啪仔有没有我就不太清楚了。

男孩子会玩的是射鱼,射鱼是用弓箭射的。那弓箭是用什么来做的大家知道吗?是用「遮骨」,也就是雨伞的支架。用「遮骨」是真的可以把鱼射死的。射鱼还可以练眼力,是我们很好的童年回忆。但是如果你不喜欢,可能会觉得很无聊。像我不懂怎么射鱼,于是就去捕鱼。我们当时捕鱼是用的假「鱼藤」,因为没有钱买真的。我们先把假「鱼藤」敲平,然后用水来泡,泡完之后的水是乳白色的。接着我们把那些乳白色的水用胶带装起来,挤入石缝内,然后那些鱼就个个翻了白肚,但是它们并不是死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收获啦。

还有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荷兰水盖」?汽水盖大家都知道吧,但是为什么要叫「荷兰水盖」或者是「荷兰水」呢?我知道是因为汽水是由荷兰运送过来,具体我也不懂,只是我们会这么叫。所以我们汽水会称之为「荷兰水」。我们会把汽水的盖子敲扁,然后在盖子中间开个洞, 接着用绳子把它们穿起来,扯着玩。这些东西虽然不花钱,但是也是挺好玩的。

——

「飞天蠄蟧」式水井舀水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触觉、视觉

我要说的是现在已经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不能下去水井,因为已经封起来了。我们这个村子是个岛,因为山不是很高,冬天可以聚集到的水比较少,所以冬天的泉水并不是很多。那些大人会用担子挑着水在泉井旁边排队取水,因为冬天的泉水不多,全部都在井底,所以我们这些小孩子就需要下到井底去舀水,就好像「飞天蠄蟧」一样,一级一级的下去。其实挺好玩的,而且我们也没有人掉下去过。在盐田梓村就一个泉井养大我们,虽然这个村原本是有三个井,但是另外两个因为是咸水井,只能用来灌溉。而剩下的一个是可以饮用的泉井,那个水可谓是十分之清甜。

——

水井舀水梦醒经历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触觉、视觉

以前的冬天天气很冷又很少雨,所以泉井的水很少。因为晚上会少点人去舀水,所以我妈妈都是那个时候叫我去。讲到舀水,小孩子都要下到井里面帮忙的。好像我这样,我晚上被妈妈叫去舀水,因为我比较乖,叫到我都愿意去。有一次我下到泉井里面,然后开始打瞌睡,还差点一头倒插进去。接着我听到我妈在上边大叫:「阿施,你做什么啊」?一直叫到我醒,接著我说:「我睡觉啊」。我妈說:「你知不知道你在舀水啊」!然后我才意识到,是呀,我现在在舀水,真的好冷啊,所以马上就爬上来了。大部分都是小孩子被叫去舀水,因为井里面的缝比较细,小孩子的手脚可以伸进去抓住比较安全。如果是大人的话就要努力用手抠住,但是因为缝隙太小没办法像小孩子一样伸进去,所以就相对没有那么稳妥。

——
施姐

在水井与禾田钓田鸡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视觉、味觉

我的家里对着的下面,其实是有一个井的。那个井水其实是淡水来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不能饮用,可能是有矿物质或有些重金属吧。我最记得就是在游泳之后用那些水冲身子,而且在井里还可以钓到大只的田鸡。我们会用一些小只的青蛙,去钓大田鸡,田鸡有差不多半斤重,很好吃的。和现在的是两回事来了,现在养的不是那种味道了。然后禾熟的时候也可以去禾田钓田鸡,用竹做鱼竿,也是用小青蛙做鱼饵,因为禾田有水,田鸡就会在那里。

——
少华叔

出入盐田梓之乘风破浪搭帆船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触觉、视觉

之前回去盐田梓并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是要去龙岗道搭乘小巴或者去九龙城搭巴士。当时的巴士是22号,现在变成了92号,然后还要转坐帆船。我说的也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大概七十年代吧。其实坐帆船也是一种经验来的,如果你不懂怎么坐,那可是要给其他人骂的。如果艘船乘风破浪当然好了,但是如果风变了,变成直接或者斜着吹过来,那你就要知道如何控制这艘船的方向,让船侧着驶过去。所以需要的是合作,特别是当船偏了的时候要知道怎么把它操作成回正轨。一艘船大概可以承载八至十位的乘客,当时回盐田梓村的时间也要在半小时以上。一般有两个人配合,一个做摇,摇那个就叫「橹」,另外一个人就做爪,那个就称之为「桨」,这样配合会比较快,这些事情一般也是船家做的。

——

在沙滩及小艇照鱼、潜水用弓箭射鱼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叉鱼当时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滩照,就拿一盏煤气灯到沙滩,在水退的时候照鱼虾蟹。而另一个方法就是坐船,船头挂上煤气灯,一位大哥哥就负责摇橹,另外一位大哥哥就负责拿住鱼叉与捞箕到深水地方,大概十多呎。当时海水十分清澈,拿鱼叉的人技术很好,叉鱼叉得很准,眼力也都十分好。因为水有折射,一般不太容易叉中水中的猎物。有一个叉鱼最厉害的时间是在冬天圣诞节,我们会用艇去照鱼,你可以看到那些泥鯭很大条,全部都躺在石边,此时大哥哥可以用叉与捞箕将鱼赶入网中。

我们有时也会射鱼,用遮骨(伞骨)做弓箭。一般射一些不太移动的鱼,例如说石斑,石狗公、石崇。因为射鱼的箭没有线在后头,也都没有倒刺,所以当你射到一些快速游动的鱼的时候(例如腊鱼),它们就会将箭拉走了。

——
少华叔

圣若瑟显灵传说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视觉

以前有很多海盗,很多盐田梓周边的村都被海盗光顾过。有一次,当海盗来到我们这条村准备上岸的时候,他们看到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个胡须满面,拿着一根拐杖指来指去的人。他们就心想:到底这个村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人呢?于是便不敢进入村子。但是这帮海盗并不服气,打算从后边的海滩重新登陆。当他们一靠近后边的海滩,就急不可待的一个个跳进海里。但是他们并不熟悉盐田梓村的地理环境,海里面其实有很多蠔壳,他们一跳下去踩到蠔壳脚就流血了。于是他们便开始害怕,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开始觉得我们这条村很邪门,便再也不来了。附近村子的村民当然不服气,认为凭什么只打劫我们的村子,不去盐田梓村那边?于是这帮海盗就把故事告诉了其他村的村民,经过流传,就传回到了我们自己的村子。我们听到这个故事之后,觉得那个胡须满面,拿着一根拐杖的人就是圣若瑟显灵。所以我们便把那块地方捐出来起了圣堂,而圣堂的名字就叫做「圣若瑟小堂」。

——

村长霸气斗日军、护樟树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

当时日治时期,其实日本人有来到我们这条村子,于是我们便跑去躲起来。以前的路是布满荆棘的,并不好走,他们便用随身携带的剑来开辟道路。当他们去到如今村公所前的那棵樟树前,就想要把那棵树砍掉,因为觉得它挡住了他们的道路。当时我们村的村长就站出来和他们理论说:「我们这棵树是风水树来的,如果你要砍掉他,那就先杀了我吧」。我并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最终他们也没有砍掉那棵树,所以我觉得村长是很勇敢的。

——

「大小二便」都是宝

主题:
生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嗅觉、味觉

我们以前大小便最好不要去别人家的粪池,要回来自己的家里,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是会被妈妈责骂的。为什么呢?以前的厕所比较简陋,只有两块木板,你是会直接蹲在上面上厕所。上完厕所之后,你会倒些灰来覆盖你的排泄物。因为这些排泄物其实很有营养,可以用来做肥料。比如说种甘蔗、香蕉、龙眼、柚子、橙子、柑啊,那些需要一年收成的是用便便(排泄物)来种的。那你种出来的甘蔗会又大又甜又爽口,香蕉也会比较大只,是好吃的。

如果种菜的话你需要淋的是尿,还要等到尿中的化学物质氨水挥发完之后,加入水混合才可以淋菜。如果你直接用尿淋菜,那些菜便会很快死掉了。即使你淋了用水混合的尿,也需要等待两个星期才能有收成,要不然你就要吃你自己的东西了。

——

「骑膊马」——一起吃香蕉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味觉、触觉

有些小孩子很淘气的。你知道一个人,是有点贪心的,就算自己种甘蔗、香蕉也要去拿别人的来吃,这不是偷啊,可能是觉得别人种的比较美味点吧。但是这些香蕉树这么高,小孩子又怎么可以摘到呢?那就是用「骑膊马」(骑脖子)的方式了,骑在上边的人会先摘香蕉然后剥了皮来吃,等上边的人吃完了就和下边的人调换位置;然后重复一样的动作。最重要的是不要给别人发现,别人发现不会打你,但是你妈妈会打到你七彩(很严重)。因为她们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去拿别人的东西吃,但是你知道小孩子都是淘气的,明明自己家有,还硬要去吃别人家的。

——

卖番薯苗、割棉草、打蚝仔、卖山稔——童年的经济生活都可以丰富多彩

主题:
生计/生活
感官体验:
味觉、触觉、视觉

我们以前都会自己种点东西,然后拿去西贡卖,最多的就是拿菜出去卖了,例如番薯苗,可以拿去卖钱。我们会把菜卖给档口,如果菜贩說:「我们要十斤白菜」,那我们就会摘十斤白菜给他们。当时西贡很多人都养猪,他们会說:「我要三十斤番薯苗」,因为他们没有种番薯苗,所以我们会把番薯苗拿去卖给养猪的人。

还有我们的零花钱,也是我们自己赚回来的。比如说我们会去割棉草,棉草的用处是什么呢?人家出海的船底部会粘着蠔壳,你把他们刮走之后,再用棉草烤下底部,接着再油油漆,看起来就又变得很新了。棉草,因为它本身点燃的火比较弱,所以会比较耐烧。烘船就是用棉草来烤一烤船的底部,那些细菌也就全部死了。我是这样猜的其实。你烤完之后,再用砂纸擦它,接着就可以上漆了。我见其他人也这样做,包括水上人。

除了割棉草赚零用钱,我们也会打蠔仔去卖:「钉钉钉」弄些蠔仔,也会敲些石头螺,然后拿去卖。夏天的时候,我们会采摘一些盐田梓随处都有的「山稔」,装在牛奶罐里面,拿到西贡码头去卖,也是一角一筒。

——

中西结合的祭祀仪式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

我们祭祀祖先的仪式是包括点香和祈祷的。点香是因为香的烟可以传达我们说的话,升到天上去给上面的人听到。我们同时也会祈祷,其实我们也不是拜神,而是说尊敬的祖先。我们会用香,因为从祖先流传下来也是会用香祭拜的,而且我们天主教也可以用香来祭拜祖先。所以如果你问我,是不是在我们村还有其他宗教,我就不知道了。烧香只是因为可以将我们的心愿和心声传达上去给祖先听到。

——

养「轮仔猪」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味觉、视觉

其实什么叫「轮仔猪」?意思就是两家人一起合伙养一只猪,等猪长大了以后杀了就两家分,我们称之为「轮仔猪」。

很少有什么节日我们是全村人坐在一起吃饭的,要么就是扫墓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这一房人,那我们这一房人就去,然后我们自己这房人就自己做饭(杀鸡或者杀狗)自己吃。他们是一房人,我们是一房人,自己房的人就会去拜自己的山,每一房人都有人扫墓,每一房人都各自煮自己房人吃的东西这样。

——
书云叔

我印象中的陈丹书伯父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视觉

我们整条盐田梓村都是信奉天主教。因为当时生活困难,即使能够参加做神父的圣职,也是一个家族的荣耀了。当时我伯父(陈丹书)就是,他可能有天份,就被宠召了,我记得当时他是香港第一位华人胜任司铎。他曾经去过汕头传教,和很出名的画家(高剑父)十分相熟。我伯父退休后在粉岭的宝血会(现在不清楚它是否仍在哪里,但应该在那里的)为当时会中的修女做弥撒,告解。我印象中的伯父是一个很有学问和修养的人,他偶尔也会来我们家探望我们,是一个十分亲切的长者。

——
少华叔

斗「荷兰水盖」风车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

我们之前喝「荷兰汽水」还会把它的盖子穿两个洞,之后用绳穿过去,一扯一拉,让它旋转玩。就像扯陀螺般,一是拉尽绳子来存储力量;当你一放松绳子的时候,它便会缩然后旋转。那要怎么分胜负呢?通过比谁先割断谁的绳子。哪个人的绳子先断,那个人就输了。除此之外我们还把菱角(是一种水中植物)挖空,做一个风车,也是用绳拉的。这些都是我们的童年回忆啊。

——
少华叔

在盐田梓的奶奶等我归家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视觉

我小时候是放暑假才跟随父亲回到盐田梓,每次大概待一个月左右。回到村里的时候,我的奶奶就会坐在码头对面的大樟树那里等我。那时候她也差不多八十岁了。其实我是很紧张的,因为见得少。我一回去就见到她,所以印象很深刻。还记得那时候我会看见奶奶在等我,(之后)拥抱我,就是这样。

——
少华叔

客家村屋之独特构造和「狗洞」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视觉

其实每间客家村屋的构造都一样的。你一进门口的左手边,一定是洗澡间,而且是“豪华”的那种。那右手边就是炉灶,有个大锅,基本每间(村屋)都是左手边洗澡右手边烹饪的结构。另外还会有一个狗洞,是给小狗和小猫进去,大狗是钻不进去的。

——

你老爸叫什么名字?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

我是1963年在澄波学校读一年级,但不确定是否读够了一年。在学校停办之后(90年代)我曾经回去过一次,但是当时村里一片荒芜,因为自从村落荒废后便没有任何人管理。我记得当时由圣堂走上阁楼,还能见到很多圣经。在我的印象中,我一直都是叫这个村落「盐田梓」,没有叫过「盐田仔」。还有个很有趣的事情,我5岁第一次由码头搭船回学校,老师问我,我的爸爸叫什么名字?我说叫「司徒B」。其实这是我爸爸的乳名,我只是听别人这么叫过他,现在回忆起来还挺好玩的。

——
澄波学校旧校友司徒先生

上山下海/山水之间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我记得有年秋天老师带我们去田地翻泥土捉青蛙,那是个课外活动。学校还有个踢球的球场,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有宗教科。如果在玩耍方面一定会有弹玻子,这个是西贡人一定会做的事情。除此之外,还会偷偷摸摸去偷番薯吃。因为我们在沙滩玩,旁边就是田地啦。我们会先用湿的泥堆成一个炉,接着拣点柴来烧,然后再去偷。但是如果被别人看到我们偷番薯,那就要去田里面躲起来啦。另外,我们也会在海里面捉蟹吃。我们先用脚踢踢水,如果看到蟹在移动,才会用叉将蟹捉住。如果遇到节日还有围头菜吃,可以吃几天呢。

——
澄波学校旧校友司徒先生

惊涛骇浪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

回忆起来,当时我们都是要搭船回学校的。印象中人不是很多,但是船会先去桥咀洲然后再去到盐田梓,船一般都会七点或者七点前就达到码头。我小时候5点就起床了,接着会先到隔壁同学家煲水,然后再跑出去玩,玩完就去码头搭船啦。当时最怕的就是刮台风,因为我不会游泳。记得好像台风天,船也会开的,但我不太记得是刮一号还是三号就不用上学了。反正我印象中是大风大浪的日子都要回学校的,坐的船应该是类似「哇啦哇啦」(一种引擎发动的电船)这样,船舱很大,还挺吵的。

——
澄波学校旧校友司徒先生

信仰生活的启蒙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触觉、视觉

我印象中在盐田梓没有见过神父,但是圣诞节我在西贡都会去不同的教堂拿礼物,最厉害的应该是在崇真啦。我们手上会有张卡片,每去一次教堂就会得到一个印章(粘颗星星),等到了圣诞节的时候就可以拿一份大礼物。当时的礼物已经是立体的剪纸,可以用来做房子的模型,所以我圣诞节都挺开心的。

——

我是谁?粮船湾人?盐田梓人?西贡人!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

虽然我不是原居民(我是粮船湾人),但是我曾经于1972-1974年在澄波学校读书,一共读了两年半。当时读书是需要给钱的,但因为经济困难,所以我也不知道谁帮我给了这笔钱。虽然学校有规定穿校服,但是我和其他同学并没有钱买,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有穿校服。回想起来当时读书是很开心的,因为岛本身比较小,到时间下课就自己走,课间休息就到周围玩耍。当时学校只有两间教室,所以上午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来用;下午是三至六年级学生用,是比较传统的村校模式。一个教室有时可以坐两班人,比如说左边是三年级,右边是五年级。教书有时这边教下数学,那边教下常识这样。

——
澄波学校旧校友黄义天先生

忆当年,我们搭船上学的日子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

回忆起来,我们当时是搭校船上学的。还记得每天早上背着书包在码头等,七点半上船,七点四十五分到盐田梓。会有几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老师一般是麦老师、邝主任,还有邬校长。因为条船坐了很多人,所以偶尔会有警察查牌。然后船家就会叫一些人躲在船舱里面,我就躲过两次。那些船不是「大飞」,是比街渡要大点的机动船,类似旅游船但是没有能坐那么多人,还会有棚子遮挡。我记得船舱挺大的,有很多凳子;还有炉灶、储水的地方、以及厕所等。最多人坐船的时候应该是下午,一是因为有同学放学;二是有居民要出去买东西。有一点特别就是刮3号台风的时候不需要上学,因为太危险啦。对了,除了坐船还有同学划艇上学,所以我们当时上学都有不同的方式。

——
澄波学校旧校友黄义天先生

坐船看海的日子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读书的时候,上午上课的时间一般是八点开始,然后大概十二点三十五或十二点四十下课;如果是下午班的话,那大概要五六点才能下课。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下午上课,因为浪费了整天时间(主要是船期不太固定)。就算我们有时候放学也不会选择留在岛上玩下再回去,因为怕没有船离开。当然啦,如果是大型活动就除外。我们小朋友不懂船期,所以只是会跟着大人或者老师在码头等。如果没有老师跟着我们,那小孩子是很调皮的:例如在船里面摆弄那里的机器,幸运的是当时没有人掉进过海里。我曾经在船上见过「西瓜刨」,他是黄飞鸿电影里面的牙擦苏。我那时以为他是观音诞刚巧搭船经过盐田梓,等长大才知道原来他是要搭红船去做大戏。盐田梓因为信奉了天主教,所以都不会有天后诞或者打醮这样的活动。

——
澄波学校旧校友黄义天先生

课堂轶事1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听觉、视觉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是每一年还是两年会在圣堂对面的大草堆举办运动会,会满山跑。我记得学校两间教室之间有楼梯直接上到圣堂,那里有棵树,树上有个洞是用来摆铜锣的(转堂钟)。很多时候学校的工友不记得敲钟,只要老师说「下课啦」,那四五个同学就会冲出教室抢着打钟。当时一年级都挺多人,大概二十至三十个人一个班。我根据当时我的成绩表推算,我们班都有起码三十人。但是渔民子弟在捕鱼时期都会缺席,还有就是有些女生要帮家里做家务或者有些同学到了二年级要帮家里捉鱼或者耕田都没有上学了。所以这个是一年级或者二年级见到坐满了人,但是后面人越来越少的原因。

——
澄波学校旧校友黄义天先生

课堂轶事2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触觉、视觉、听觉、嗅觉

学校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呀....应该是关于当时体罚也是允许的吧。老师是可以用量尺打,或者扭学生耳朵的。全校那个时候只有两个女老师,比较年轻的那个是麦老师。除此之外,还有位姓陈的老师教我们唱新天主经(白话),音乐考试要出去唱歌的,唱几句就合格啦。印象中学的科目都蛮简单,我们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学英文,学期快完的时候要学「open」这个单词,但是老师教的是「o-pen」。二年级下学期就只用学几个单字,是校长邬老师亲自教的。不过当时的老师是什么都要懂的,因为要教完所有的科目。还有同学尿裤子,需要工友带他去水龙头旁边洗,我们就在旁边笑他。我的话就上课老是发呆,当时天花板好热,我们上学背的是绿色的布袋做的斜跨书包。

——
澄波学校旧校友黄义天先生

堂校记闻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

圣堂后面是祭衣房,我们也很少上去,平常那里就被拿来用作职员办公室。印象中除了神父还有邬校长也会抽烟。我还记得校长一边抽烟一边弹烟灰的神情,就好像粤语长片里面那些老伯那样。最开心的就是圣诞节或者主保瞻礼,因为有神父来又不用上课。当时范神父说不够人,就找了我和我哥哥做辅祭。主保瞻礼村民也会在场,是非常热闹的。印象中我去过一次或者两次的陆运会,在盐田梓的草地上跑。还有一次圣诞联欢会庆祝的比较晚,我收到好多人给的礼物,神父也会给我们派意大利甜包、糖还有玩具给我们。岛上有一个小卖部卖东西,但是品种不算多;还有个盐田,小时候什么都不懂,长大了才知道是产盐的地方。

——
澄波学校旧校友黄义天先生

盐田仔岛上娱乐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味觉

住盐田仔的小孩会乖一点,因为他/她们有家教,不会轻易离开岛玩。还有就是他们平时因为要捕鱼都没有时间啦,所以我并没有什么机会和他/她们一齐玩耍。我记得有件事情,不知道是发生在崇真(学校)还是澄波(学校)了。是关于有位同学打波子赢了钱,但是他不敢把钱拿回家,因为怕被妈妈责骂。于是他就打算把钱收到树的树底下,那时候五分钱都可以买到一碗猪红粥啦。接着我们就躲在树的树洞里面,然后把钱拿回来。那个时候除了用打波子赌钱玩以外(男孩子比较喜欢),女孩子喜欢玩跳飞机呀、抛豆袋等的游戏。盐田仔还有婆婆打纸牌,橙色的那种是客家人玩的,叫十五湖;黑色的就是谁都可以玩的,例如天九等等。盐田仔还有个叫「潜野」的东西,用大纸皮然后有堆贴纸可以抽一张,还挺有趣的。

——
澄波学校旧校友黄义天先生

童年观星的日子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我在这条村子住的时候,村里面是没有电的,也都没有厕所和自来水。白天的时候,我们会去稻田里面帮忙,冬天还要上山去拿柴,有时候晚上还会和我的奶奶去钓鱼。我记得那个木头真的好重啊,我一边用肩膀扛着木头一边哭,因为木头的重量对于我这个小孩来说真的太重了。当然,除此之外,我也要去水井挑水回来。试着想想,没水没电没电视,我们能做的就是躺在地下看星星了。奶奶以前和我说:「看住这些星星,想想你在英国还有两个姐妹呢」这些话。这就是我的回忆,也是我的童年。

——
陈少娟

免费的衣物和糖果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视觉

外国人来我们岛的事情,我还记不记得呢?其实,我当时只有四岁,所以我也不是记得太清楚啦。有一件事情还有点印象,就是当时有直升机飞来我们这边,运送一些慈善的衣物给我们所有人。那我们就会排队去拿那些衣服,很好的。另外,有些外国人,有点像英国人吧。他们就会做艇仔过来。我猜他/她们一定是侨民或者当时住在香港的人来我们村里观光。不过那个时候我和我朋友看到他/她们就全部跑开了,因为当时觉得他/她们的样子好奇怪,而且我又听不懂他/她们说什么。虽然他/她们有給糖给我们,但是我们也没拿就跑开了。

——
陈少娟

松香味的回忆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视觉、嗅觉

我记得圣诞节的时候,当你走入村内的教堂,就会闻到圣诞树的香味。直到今天,我们自己庆祝圣诞节的时候,也会在屋里面摆一棵真的松树,松树的味道会勾起我对教堂的回忆。那哪些树是哪里来的呢?嗯,我不确定那些树来自哪里,也许是山上砍来的,但一定是真的。那些树被放在教堂里面,有非常浓郁的香味。神父会带你点蜡烛,再用棉花盖住树枝接着加上装饰。对我来说,教堂里面是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

——
陈少娟

岛上美食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视觉、味觉

我们这条村子有间保叔小卖部,我记得我有时候会去买糖果,但是不可以买太多,因为当时没什么钱。我想说当时这条村子没有什么东西,我记得我当时吃一块涂了炼奶的白面包就已经觉得很美味了。然后到我生日的时候,我会吃煮鸡蛋作为庆祝,就这么多。当然,有的东西是不需要钱就可以做的。比如说我们经常去摘野莓,有的人会种荔枝树。那些东西其实是不要钱的,你只要选一棵然后去偷就好了。哦,还有龙眼。至于其他假期的话...农历新年的时候,我的家人还会做茶粿。你们知道什么是茶粿吗?它好像是年糕的样子,看着就像英国的糖浆蛋糕,或者是圆形蛋糕。他们当时是用「焗炉」来做的,中间还放个炭,就好像烧烤一样。我还记得这件事情呢,那个茶果好好吃的。

——
陈少娟

新娘子丢银币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视觉

有什么大的盛事?其实之前村子里面都有一些比较大的庆祝活动,例如有人结婚。新郎和新娘会坐花车在街上面走,那些车有点像婚礼的花车那样。接着新娘会向外面丢硬币,小孩子就会跑去拣。村民还会将要杀的猪摆进笼子里面,带它们游街...之后就把猪给杀了做食物准备。现在我想起来其实都觉得挺恐怖的,但是之后大家就会一起吃丰盛的食物啦。

——
陈少娟

外来的胶花

主题:
生计/生活
感官体验:
触觉

我们会怎样帮忙家里补贴家用?我记得我要帮忙穿胶花。我阿姨以前是在家里面做一些穿胶花的工作,当时我们全部人都要帮她。那些胶花是阿姨在对面海的西贡拿回来的,除此之外,我还记得要在布料上面缝珠子,可能是婚纱之类的吧,总之是很辛苦的事情。

——
陈少娟

喜事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视觉、味觉

我曾经见过一次村中娶新娘办喜事,会大摆宴席三天。头尾两天会简单点,正日那天就特别隆重。村民会在主家房子周围建几个临时的炉灶,接着大厨会用这些炉灶煮出各色各样好吃的佳肴,好像梅菜扣肉、甜豆腐卜、还有上面摆有酸笋的焖猪肉呀,主要都是以客家菜为主。所有厨房的员工都是村民,连小孩子都要帮手。我太公以前有一整套的瓷具,包括碗、碟、缽、瓦缸、筷子等的煮食用具等等,可容纳一两百人使用的呢。大厨就会将每样佳肴放入一个缸里面,然后入席前就将每样佳肴装碟或者缽,然后上桌。席间每桌的佳肴都可以添加的,这个就是我们村的特色,不做盆菜。

——
陈仕彪

教会援助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我很尊敬也很感谢天主教会对我们村的帮助,他们帮我们这么多也没有要求什么,只是让我们入教以及做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会援助我们生活上的物资,例如衣服、米、面粉、油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援助我们村建立一间小学,也就是澄波学校(这是我自己认为的,如有差错请见谅),这间学校对我们这辈人是有很大帮助的,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

——
陈仕彪

神父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视觉

意大利神父特别和蔼可亲。除了开弥撒,教我们如何辅祭还和我们玩游戏。神父尤其会带一些新奇的玩意给大家玩。好像我没够十岁就已经知道如何玩Bingo, 这也是叫一行满贯,和现在Bingo Hall玩法一样。一行的小奖品好像是饼干,如果满贯的大奖好像是念珠,有时会有特别的大奖比如一罐午餐肉。另外他也会教我们如何做辅祭,我自己有做过一次。那个时候我拿着乳香炉,穿着白色衣服红色裙的制服,很威风的。

——
陈仕彪

宗教礼仪与平日生活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听觉

我们每天会去圣堂念经,早晚一次,一共两次,每次大约30分钟。那个时候念经会有人带经,好像一个团队这样,每次都会有人敲响圣钟召唤村民去念经。第一次是早上7点左右去念经,念完之后便去放牛或者上课。等到下午4点左右再去放牛,然后一直到晚上吃完饭之后就等着召唤第二次念经。

——
陈仕彪

客家女人不易做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普通村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女士们就特别忙。除了做家务还要割草、斩柴、种田、种菜、打水等等,一天忙到晚。如果那天下雨的话,她们才可以留在屋子里面休息下。一小部分的男士会帮忙,而我们小朋友就只是玩,没怎么帮忙,因为通常都是妈妈婆婆那些做的事情。

——
陈仕彪

游戏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游戏不多也很简单,最常玩的就是打波子和拍公仔纸。拍公仔纸的玩法尤其简单:首先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每个玩家都放入同等数量公仔纸,然后各个玩家轮流用手去拨开那些公仔纸。要求就是你不可以碰到那些纸,而任何离开圆圈的纸就是你的奖品。关于打波子我已经不记得玩法啦,原因是我永远是输家,眼界太差。

——
陈仕彪

经济

主题:
生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贩卖金丝猫(炮虎)是我少年时候小小的经济来源,那个时候「豆零」,也就是5仙卖一只,所以有「豆零」在身上已经很满足啦。炮虎(蜘蛛)是个很小只的动物,和豆鼓差不多大,是用来比赛的,就类似斗蟋蟀。捉炮虎其实很难的,满山走又要眼界好。我们要做一个笼抓住它,那个笼的做法也是需要技巧的,是要用荆棘的「擂槌叶」做。小朋友就去做炮虎,交给村里的买家然后卖出去,他们应该是拿去西贡卖给那边的买家。

——
陈仕彪

粒粒皆辛苦

主题:
生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听觉

种田是全村最重要的事情,由上年留下的谷种至到今年的收割,经过数次不同的过程:发芽-秧苗-插秧等等直到成熟,需时间4-5个月左右。收成的时候需要用镰刀去收割,禾秆草会被捆成一扎扎,而生长在禾秆草尖顶上的则是谷粒。

下个步骤是将谷粒脱离禾秆草。攀打扎好的禾会放入一个大木桶,木桶是用一大个的竹子做成的竹制屏围住。但只围住全部的3/4,剩下的1/4的缺口是留来做攀打谷粒的位置。在这个缺口下面有个微型木梯子,你可以爬上梯子将谷粒打入木桶。这个步骤我做过一次,不过也只是一次。

之后要将所有的谷粒晒干。把谷粒平整的放在禾塘(也就是屋子前的一块大空地),晒到差不多就要将谷粒翻个面继续晒。你们想想,在烈日当空的天气光着脚去反转所有的谷粒,又不能破坏它们。这个步骤我做过几季,晒干后就将他们入甕或装袋封存留种。

当需要米的时候我会将所需的谷粒拿去西贡加工,将谷壳打脱落变成米。而谷壳加糙米也能变成喂鸡、喂猪的饲料。所以我时常提醒我的女儿米是怎样得来的,提醒她不要浪费。

——
陈仕彪

壁虎功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

我在还没有10岁的时候跌落过井里。我记得有一次和伟强、玫瑰游完泳之后去水井冲洗身子。在打到水后我们就开始在井边洗头,不懂是不小心还是鬼使神差,我失去重心就掉到井里面了。那个井有十几尺深呢,井壁是用石头堆砌的,只有一尺左右的水在井底。还好我是幸运的,自己爬上来了。是因为我知道壁虎功?不是啦,是谢谢天主保佑。

现在那个井已经被封掉不存在了,但是为什么封掉呢?不是因为我掉进去的原因,是为什么其实我也不懂。

——
陈仕彪

伤痕累累

主题:
生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

当禾秆草完全晒干后就会被捆扎成一个个四方形的草砖,并排摆放在现在村委会办公室附近的地方,形成一个堡垒。我们这群小孩子就会在这个临时堡垒里面穿来穿去玩,通常我们会光着膀子、穿短裤(也就是现在说的Boxer Shorts),那些禾秆草会搞到我们全身都痒痒的,甚至伤痕累累。

这些禾秆草会被香港牛奶公司(其中一个收购商)进行收购,因为它们要用这些禾秆草来做吸管。

——
陈仕彪

邬老师& 汤老师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

当我开始上学的时候(六十年代)澄波学校只有一个老师,那就是邬老师。他是全职的职员,要教完六个班的学生,也就是一整个学校的学生。

我记得一二年级的时候是用客家话教学,其中他还教我们木兰词;接着三年级就开始用广东话教学了。同一年,英文老师汤老师也加入教学的行列。他一星期只有几天在澄波,其余几天就会去北潭涌教学。但是过了不到一、二年后便全职留在澄波了。而到了那个时候,学校也已经要跟随香港政府的学制了。

有的学年不一定有完整六个班级,例如有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但是唯独没有三年级。原因可能是不够人数,或者有人留级之原因。

——
陈仕彪

章亚男老师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听觉、视觉

她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应该是在我五年级(或者是四年级)的时候加入教师团队的。她是非常有耐心以及会用心教你的老师,我曾经留意到她就算每次有不高兴的情绪也只是会背对着我们,并不会冲我们发泄。每次她提问问题,我们都不能正确回答或者甚至没有人回答,原因是我们的数学真的很差。但我记得有一次她提问关于「质数」的题目,我居然能鼓起勇气去回答。答案是否回答正确?我现在已经不记得啦。但是仍然多谢她当年教我数学。而如今,我也顺利取得「数值分析」的研究生学位。

——
陈仕彪

我的守护神

主题:
学习生活/学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说到邬老师,他除了是我的老师之外,也是我的守护神。而且,他是村里头的护理员。他有一个简单的急救箱,起码救了我三次。

第一次我记得是我和姐姐抢刀玩,左手中指前端差不多被砍飞,邬老师便利用他的急救物资将我的手指包扎好。虽然待我康复之后手指前端变成了90度弯向手掌的样子,但总比失去一个手指前端好。

第二次是我上课的时候晕倒,还摔到了地上。当时是上午十点左右,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醒来后我才发现原来我躺在邬老师的床上。

接着第三次就是我掉到井里的时候头部受伤,还流了好多血。当时应该是邬老师用他的急救物资为我止血,因为当时村里面很少有人有红药水或者纱布之类的的药物。当我知道流血后不久后就陷入昏迷,直到第二天才醒来,然后当天早上我的婶婶就划船带我去西贡看医生了。其实当时西贡还没有医院,只有一间在崇真中学附近的诊所。我们那时候太早到达西贡了,我婶婶还带我去吃早餐,我记得有粥和肠粉,你说是喜是悲我没办法形容。诊所的护士用订书机直接帮我钉伤口而没有用麻醉药,真是可喜可悲!

——
陈仕彪

酸藤子-野果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味觉

这种野果生长在矮树丛中,要有耐心去寻找。酸藤子常年绿色,夏天果子很甜很好吃,就好像樱桃一样。它的颜色有红有黑,冬天还可以吃它的叶子,味道酸酸的,也很好吃。寻找酸藤子是放牛的时候必做的事情,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可能会发现它的存在。甚至我自己,现在如果从国外回到香港,又去爬山的时候,自己有机会都会去寻找一下。

——
陈仕彪

攀山 越岭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

滘西洲洪圣湾曾经是一个很热闹的港湾,它每年都会举办大型活动-大戏。我曾经去过一次,但是不是坐船而是翻山越岭。现在想想,值不值得呢?我们当时全程由村落出发,经过玉带桥(也就是如今的高尔夫球场),再直接上去大炮岭,然后就是长途的下山路程。看完戏之后要等到第二天天亮才能沿途返回村里,真是可悲。

——
陈仕彪

公鸡的可悲

主题:
生计/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

我小时候每天都会去「鸡至」:就是我们养鸡的地方,去巡逻看看它们有没有下蛋。当时鸡蛋是很珍贵的东西,我们都不舍得吃。因为当时有鸡蛋商来村里收购鸡蛋,一块一只,原因是当时市内鸡蛋不能孵鸡仔。我也曾经见过阉鸡的医生:张松叔当场表演阉鸡,还好每个被阉的公鸡都没有出现问题。为什么要阉鸡呢?原因是一个「鸡至」不能容纳太多的公鸡,我为被阉的公鸡感到可悲。

——
陈仕彪

阿茂整饼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味觉、视觉、触觉

我们小时候已经会通过运用不同神父提供的食物材料去做不同的小食,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样:

第一种方法是先用面粉,然后加水搓成粉,再分成几份。如果我们将之搓成圆形,煎脆之后就变成薄饼。样子就好像现在的pizza底部一样,这个就是煎薄饼或薄撑。如果搓成四方形,然后煎或者炸就是变成饼干,有点类似Jacob’s Crackers(一种西方零食)的样子。

另外一个做法就是:将面粉加水,然后搓好压扁(大概1-2公分厚)。接着分成几层,一层叠一层,再切成条状,看上去好像面条一样就完成啦。我们会用上汤(花生)烫熟那些面,这个在我家是叫「刀砌仔」,和现在乌冬差不多。我堂姐在伦敦特别煮给我老伴尝试,但是她觉得味道还好。可能她不习惯吧,而不是说我堂姐做的不好。

——
陈仕彪

大闸蟹,基围虾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村里有两个「咸塘」,是世纪前不生产盐之后而遗留下来,浅塘就是如今的产盐区。当禾还没有成熟又下大雨之后,就会有很多粉红色的田蟹被冲到深塘闸口。这个时候正是捉大闸蟹的时候,因为其味道真的很好。

当退潮之后深塘的水位会降低或者只是泥土会有点点湿润,这便是摸虾捉蟹的好时候。你可以光着脚丫用双手直接去捉,但是如果运气不好会被蟹仔的钳子夹住,你要小心啦!其实越小只的蟹夹你就越痛,因为蟹比较小的话它的钳就会相对比较锋利,可能会夹到你骨头里面。

——
陈仕彪

放牛的好日子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

放牛不一定是个苦差事,有时也会很有趣。我们一班小孩分两组人,其中一组看牛,另一组就捉蟹拣蚬,然后我们就可以收获一顿丰富的野餐啦。当在禾季的时候,你就要拖住牛,沿着田边或者菜地边等牛慢慢享受。这个时候你要火眼金睛看着它们不要让他们偷吃禾苗或者菜,不管是日晒雨淋、还是烈日当空都要做的事情,想想真是很无奈的。而禾季之后我们会将牛放逐去滘西洲,给牛放大假。牛可以放长假,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啦。

——
陈仕彪

玉带桥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视觉

我小时候这条桥已经是一条完整的桥了,那个时候“桥”便是它唯一的名字。当时村民耕地大部分是位于滘西洲,因为我们鱼塘范围太小,人多种不了那么多米,唯有去那边。普遍来说都是妇女在做与耕种有关的事情,所以建立这条桥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可以为妇女们安全度过海滩而设立的保障。我听说这条桥是由石躉开始逐步加建起来,而主要是由嘉道理和政府赞助加建。

——
陈仕彪

码头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触觉、视觉

盐田梓码头原来有两个:天叔公码头和现在的码头,但是天叔公码头现在已经没有了。大家目前见到的码头原本是由我爷爷那辈开始建立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他做卖鱼炮的生意。

我的祖屋原来是位于村中最里面一排屋的其中一间,坐落在宏达叔的屋后。但当当时我爷爷为了做生意,在和其他人租借几次村屋之后,他就决定在如今的位置建立两间正屋、两间厨房和不太长的码头。回想起来,当时的禾塘还是建在沙滩上的呢。

记忆中我小的时候村民就开始用这个码头了,而这个码头也曾经被维修、伸长过几次,应该都是由嘉道理赞助的。而之后在这十几二十年间就由香港政府接手伸长,再加上T字形,将原本的码头加包上了大理石。

——
陈仕彪

返村露营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味觉

虽然我不是在这条村里面出生长大,但偶尔会回村子露营,就住在祖屋里。我的祖屋前面有个天井,可以用来生火煮饭,洗手间也在那边。我们还有块田,位置在现在差不多祈祷阁这个位置。田里面有种番薯、花生等等,所以我们每次回去都会在那里拔花生或者红薯。因为那些红薯,如果我们不拿来炆食,我婶婶就会拿去喂猪,而不是拿来卖。那些红薯是需要用手拔出来的,好像藤条一样,一拔它就整条被揪出来。红薯的颜色有黄心、紫心,味道很甜的,所以现在想起还回味无穷。我试过有一次带我的朋友回去村里玩,因为我觉得这里是个人来了感觉很舒服、也很让人开心的地方。

——
陈仕彪

大鸡腿,回村的美好回忆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味觉

我回村子的时候其实年纪很小,应该不超过10岁。当时并不是在现在西贡那个码头搭乘街渡,而是在一条旧街走到尽头有个地方上船。我们通常暑假就一定要回去的,因为回来很开心啊。为什么呢?因为我小的时候家里基本没什么东西吃。我回来这里又可以玩,例如在码头游泳;然后还有番薯和鸡吃。这个是很难得的,因为一般我们以前是过节才有鸡吃。但这里不一样,一回来就有鸡吃。我大舅妈一定会留鸡腿给我吃,我可以和我弟弟一起吃鸡腿,好开心的。另外因为我们住在太古楼,所以什么学校、教堂呀,都在太古楼里面,因此并不需要特别出去。回村对我们来说就当做出去玩,加上每次我和弟弟回盐田梓都满载而归,一定会带很多东西回家,譬如番薯、花生、茶果。如果临近过年的时候还回带回年糕,可以拿去煎来吃。

——
黄桂兰

玉带桥,《寻梦园》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听觉

我觉得盐田梓在很多年前就被很多人认识了,因为当时我10几岁回来这条村子的时候已经就已经见到很多外国人来。我觉得他/她们应该是真的来爬山的,有种想要远离尘嚣的感觉。虽然那个时候的玉带桥并没有现在这么漂亮,但是每次回来我一定会去!然后就在那里唱歌啦,唱的是《寻梦园》,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玩。

——
陈佩时

什么油锅那么厉害

主题:
家庭、文化
感官体验:
视觉、味觉

盐田梓过年的时候都会炸东西吃,用的都是大油锅。那些油锅真的挺厉害,我最佩服它就是这个地方:虽然煲水和煮东西都是用它,但是不管怎么样,煲出的水并没有有一层油浮在上面,看上去也不是油兮兮的,证明它被洗得真的很干净。如果村里有人结婚呢,一般都是村民帮忙煮东西吃。有鸡、有扣肉啦,每道菜煮出来都是一大盘的,客人来的话自动入座就行了。

——
黄桂兰

胡须佬?盐田梓和太古楼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视觉

关于这条村的传说我们反而知道的不是太多。有一个好像听我妈妈说的,那就是以前打仗呢,她们见到天上有个胡须佬。原本有个炸弹会掉下来,但是他(胡须佬)就把这些炸弹拨走了,就没有了,我们就觉得是圣若瑟显灵。其实太古楼也是有这个说法,那就是原来教堂的顶上有个钟,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炸弹飞来。有人就见到有个外国女人拿着丝巾在那里拨呀拨的,拨走那些炸弹,所以最后教堂并没有被炸毁,还是完整的,真的是圣母显灵啊。

——
陈佩时、黄桂兰

「收衣服」风波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视觉

我小的时候,已经和父母在村外(元朗)居住了,只是暑假才会回来度假,了解下客家生活。有一年,我和往常一样回来盐田梓度假,我先到海边游泳,然后就到「火烧岭」(据村民说是如今公共厕所再走上去一点的地方)洗澡。洗澡期间突然开始下雨,但是当时我的伯娘还在厨房做饭,于是便叫大伯去帮忙收衣服。然而大伯收衣服的时候偏偏忘记伯娘的内衣裤,这让伯娘很生气。为什么?因为在传统思想中,男人是不可以碰女人的内衣裤的!于是大伯无奈之下,只好用火钳夹下伯娘的内衣裤来交差。

——
陈少琦

捕鱼乐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触觉

我小的时候,已经和父母在村外(元朗)居住,但是每逢暑假便会找几天回村里居住,了解下客家文化。我们喜欢在晚上举着大光灯「照鱼」,趁着鱼儿侧身睡觉的时候,拿鱼叉叉入水中捕鱼。除了鱼,我们还喜欢捉螃蟹。但是后面发现用鱼叉直接捕蟹的话,蟹会容易被叉直接分成两半,所以我们采取将蟹全部赶入网中的办法。有一次,当蟹进入网后,它的钳还勾住渔网。我便尝试用手将蟹拉出来,但是却被它的钳狠狠的夹住手。情急之下,我只有走到岸边,用石头敲松蟹钳,才可以将手指拔出。

——
陈少琦

日治时期的悲剧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视觉

日治时期的时候,我的家里人遭到迫害。包括我的父亲,他被迫逃亡到沙头角一带(马尾下),接着再迁址到元朗定居,然后创办了元朗光明学校。另一边,留守在村内的大伯、二伯陪同父亲去西贡传教的时候,却不幸被游击队捉拿,甚至被怀疑为间谍。后来,一众亲人虽然知道大伯二伯已不在人世,但却没办法找回尸首。直到1970年,两位(大伯与二伯)的事迹终于获得平反,更被刻在东方游击队的纪念碑之上呢。

——
陈少琦

返村路漫漫

主题:
其他
感官体验:
视觉

以前回村真的挺不容易的。我还记得我当时是由元朗出发,先要搭乘16号车去佐敦道码头,时间大概1小时20分钟;接着再在佐敦道码头转13号车去牛池湾,你要看好时间啊。为什么?因为当时牛池湾去西贡的车(应该是九巴22号),不记得是1小时还是半个小时1班。如果我们早到,就会去牛池湾安老院去探望我的叔婆亲戚。如果时间规划的刚刚好,那就正好可以上车啦。上车之后,又要坐1个多小时才到西贡。所以我们当时很早出发,大概7点8点左右啦。至于去到西贡的时候都已经12点多,差不多1点了。如果再搭船去由西贡码头回到盐田梓村,时间都差不多2点或者2点半了。我有个大我十几年的哥哥,他那个时候应该是直接到佐敦道,然后搭22号巴士回去。

——
陈少琦

和神父一起玩游戏

主题:
宗教
感官体验:
视觉、味觉

我们不是在村里居住的,放暑假才会回去1-2个礼拜。现在回想起来,村里面晚上的节目都挺丰富,神父会拿些游戏来村里和我们玩。好像文神父,他晚上会在他的宿舍(也就是现在圣堂后边的位置),和一群小孩一起玩一个叫Bingo的东西。有一搭已经印好一本本的「票」,你要先抽40个号码出来,然后神父就会把票撕给你。还要扔骰子,有时候扔两颗,有时候扔散客,那三颗骰子的号码不是就会大点。到最后,如果哪个人填满了票上的号码,谁就有糖吃。另外陈子殷神父也有教如何打「天九」,还挺有趣的。

——

捉蟹都是一门学问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

讲到晚上拿大光灯照蟹,又是有学问的呢。我刚开始只是知道将石头翻过来找,因为那些个头比较大,一看就看到。后面我有个兄弟说:干嘛要这样做呀,这里不是看到有两只。那些花蟹呢,我们是叫绿蟹的(因为是绿色的,身子比较长而且两头尖尖)。当它趴在那里的时候,就会呼吸,你是直接可以看到它们呼吸出来的气泡的。一抓一般就是抓两只了,不需要将石头翻来翻去都可以轻松捉到蟹啦,只要你会看,甚至还可以一次捉两只!

——

「麻雀鱼」

主题:
闲暇时光(日常生活)
感官体验:
视觉、味觉

有没有人知道什么是「麻雀鱼」呢?有次我和我的兄弟一次在沙滩见到一条游来游去的鱼,于是我们两个人就把它围剿上来。我们见到的这条鱼还挺有趣的,它的形状小小的,好像一个四方盒一样。它一动一动的,尾巴挺短。我的兄弟后来就拿去吃了,我问他好不好吃?他说不好吃的。这条鱼吃起来像胶状(塑料)一样,没有其他特别的。然后我又问他是什么鱼?他说:这些不就是麻雀鱼嘛。不过它的样子真的又挺像麻雀,嘴巴又小,尾巴又短这样。

——